建築特色

禪宗是佛教中國化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宗派。禪宗寺廟的配置從「伽蘭七堂」之說與唐代「百丈清規」制,發展到南宋的「五山十剎」,已經由以三門,佛殿,法堂,方丈,僧堂,廚庫組成的基本佈局,擴展到包含經藏,輪藏,鐘樓,以及伽蘭堂,祖師殿和塔林的完整配置。

參巧文獻 - 田邊泰:大唐五山諸堂圖考(梁思成譯); 孫宗文:南方禪宗寺院建築及影響

明清之後藏殿與觀音閣,鐘樓與鼓樓的對稱佈局,以及禪堂,齋堂和律堂,戒堂的演化,更進一步地確定了當代中國禪寺的基本構成。

參巧文獻 - 戴儉:禪宗寺院建築布局初探,台北:明文書局,1991

寶蓮禪寺的建築群坐落於香港大嶼山中部,介於鳳凰山與彌勒山之間的昂平台地上,面向天壇大佛,俯視南中國海。寺內主要的建築沿著中軸線,坐東北面西南,依次由山門,韋馱殿,大雄寶殿,萬佛殿,沿地勢而上,加上兩側對稱的鐘樓鼓樓,禪堂,齋堂與僧堂,形成了序列的院落空間。軸線南側的另一組建築則為大會堂與祭祀空間。

寶蓮禪寺自1906年創建大茅蓬道場以來,先後於1928年興建大雄寶殿「大圓滿覺」與「金剛窟」,並於次年興建方丈室,客堂與五觀堂。三十年代之後,禪寺逐步擴建發展,陸續完成了韋馱殿,彌勒殿,地藏殿,「真香閣」,「指月堂」,「般若堂」,「如是室」,以及法華塔,華嚴塔和羅漢塔等建築。到了1950年代,寶蓮禪寺大致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具備基本形制與規模的完整禪寺。

參巧文獻 - 寶蓮禪寺:寶蓮禪寺簡史

這個時期寶蓮禪寺的建築形式多半延續了香港及嶺南地區的地域建築特色,可以稱之為寶蓮禪寺建築的嶺南風格時期。

60年代之後,隨著戰後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信眾的規模增加,寶蓮禪寺的建築形制與形式進入了另一個發展的階段。1963年籌建,1970年完成的大雄寶殿為七開間的重簷歇山頂,採明清式樣的北京宮殿建築形制。

隨著80年代後與內地各界日益密切的往來,1981年動工,1993年完成的天壇大佛與地壇,不但在設計上參照了北京天壇祈年殿的台基形制,也同時在工程上引進了內地航天部的技術支援。

參巧文獻 - 寶蓮禪寺:寶蓮禪寺簡史;寶蓮禪寺導游手冊

天壇大佛的完成不但大幅的提升了寶蓮禪寺在宗教與觀光等領域上多方位的影響力,也開啟了寶蓮禪寺建築的全新裡程。

2000年開始籌劃,預計2012年完成的萬佛寶殿,採宋式古典樓閣形制,內部具有佛殿,展示,禪堂,方丈室,藏經閣等多功能的使用與現代化的設備。在宗教推廣與全球化的進程中,寶蓮寺的建築由嶺南的地方風格,轉化為北京的官式宮殿形式,在歷經百年的發展後,又將步入了一個新民族形式的嶄新階段。

山門牌坊

一般較大規模的寺廟,山門多為獨立三開間形制的建築。寶蓮寺以一座石材牌坊代表了山門的功能,另外又在山門與大雄寶殿之間配置了韋馱殿。山門牌坊使用白色花崗岩石材,牌坊上方為三座石造清式鬥拱與撫殿頂。牌坊原立於大殿正前方,後來移到現址,引導人流經過園林到七寶蓮池,同時與天壇大佛及地壇呼應。

韋馱殿與彌勒殿

韋馱殿是正對著寶蓮寺主體建築軸線的第一棟建築,與一般寺廟的天王殿功能相近。建築為黃色琉璃瓦歇山頂的三開間結構,前殿供奉彌勒菩薩,背後則供奉韋馱菩薩,和兩側的四大天王。韋馱殿主建築位於一層高的基座上方,須由兩側樓梯上到平台再進入主殿。

韋馱殿與建築後方左右兩邊的鐘鼓樓側殿,對向了後面的大雄寶殿,界定了大殿前的主要廣場空間。側殿形制與韋馱殿相近,均為黃色琉璃瓦歇山頂的三開間結構。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為七開間面寬三開間縱深的大殿,屋頂用重簷歇山頂,黃色琉璃瓦屋面與屋脊的獸吻,龍鳳與走獸,基本上為仿明清北京故宮式樣的建築形制。大殿不設簷柱,前後分別有八根八角形石柱,柱高比例寬壯,以花崗岩雕刻了生動的蟠龍石雕,具閩南風格。柱頭鬥拱出兩跳,柱間未設鬥拱,亦無替雀,代之以雙層的清式彩繪闌額。

大殿中央三開間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如來佛與阿彌陀佛,側左右兩間分別為弟子迦葉與阿難,殿內側周邊動線則配以壁畫雕刻。大殿下方為羅漢堂,也是大雄寶殿的基座,內供奉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大殿台基高四米半,為石砌單層台明,開拱形門洞。台階為正面居中單踏跺,清式勾欄,台階上設尋杖欄板與蓮瓣柱頭。

大雄寶殿,觀音殿與韋馱殿均由潮州市建築設計院設計,雖然主要以明清北京故宮式樣為藍本,亦同時在局部的立面細部與裝飾上表現了閩南式的地方建築風格。

寶蓮禪寺大雄寶殿由潮州市建築設計院提供造型與空間方案設計圖,由香港Clifford C F Wong Architect 負責設計監工

萬佛寶殿

萬佛寶殿緊鄰大雄寶殿之後,樓高五層,總面積近六千米平方,是一座集弘法、展示、修行與藏經的多功能建築。建築結合現代化的電梯與機電設備,內部使用功能包括主樓層的萬佛殿與地面層的多功能廳,二三層的法堂,方丈室與禪堂,以及四五層的戒壇與藏經閣。

由於寶殿的量體宏大,以及對中國古典建築形式的期望,設計的挑戰與構思在於如何結合樓閣的建築造型,將萬佛寶殿多層的空間需求,對應成樓閣立面的基本構成:基座,大殿,平坐,樓閣收分,與重簷歇山頂的升起。

萬佛寶殿以河北獨樂寺觀音閣,山西善化寺普賢閣,山東孔廟奎文閣,以及北京庸和宮萬佛閣的樓閣為參考藍本。建築為七開間面闊與進深的重簷歇山頂,採用宋式的鬥拱形式,舉架屋坡,柱身收分與出簷比例。

在立面與量體的安排上,地面層為建築的基座,一層的萬佛殿為樓閣式建築的主殿;二層的法堂、方丈室,在視覺上,為主殿上方與平坐鬥拱間的夾層;三層的禪堂與方丈室為樓閣式建築的平坐,圍繞了一圈平坐陽台;三四層以挑空天井相連,四層為戒壇與藏經閣,也是立面上重檐歇山頂的上層鬥拱位置。

寶蓮禪寺萬佛寶殿由伍秉堅建築師樓負責設計監工,王維仁建築設計研究室提供造型及空間方案設計圖

地藏殿與祖師堂

已拆除的地藏殿為二層高磚石構造的混凝土結構。配置與立面均受洋樓建築形態的影響,是香港地區常見的嶺南近現代風格建築。屋面為硬山雙坡斜頂,前廊的騎樓為其最突出的造型特色,正立面三開間的柱廊高兩層,柱礎線條收分簡單明確。

平面配置呈正方形,為三開間形制,上下層前方均有前廊。地藏殿的底層為寶蓮寺祖堂,供奉歷代祖師靈骨;二層供奉地藏菩薩,內部中間再以木隔扇圍成內殿,四周圍繞一圈廊道。屋面以混凝土桁架為屋架結構,再以木檁條支撐椽子及屋頂灰瓦。

大圓滿覺、金剛窟、藏經閣

已拆除的「大圓滿覺」,「金剛窟」,「藏經閣」為寶蓮禪寺最早的一棟主體建築,由三個三開間形制的廳堂並排連接而成,共有九個開間,是嶺南地區常見的廟宇形制。中央的「大圓滿覺」為主殿,左邊的「藏經閣」與右邊的「金剛窟」均有二層的夾層,分別作藏書與僧舍使用。

建築立面簡潔明快,「大圓滿覺」主殿中央的明間為三對格扇木門,加上上方匾額及兩側對聯及半圓形墻柱,構成立面的視覺重心;兩邊「金剛窟」,「藏經閣」的立面則相對簡單,各有一扇門及兩側的兩對開窗。屋頂在主殿「大圓滿覺」上方,以嶺南廟宇常見的廣式雕花屋脊突顯主殿。

原有建築位於新建的萬佛寶殿地塊上,由於其歷史文物價值,拆除前已進行了完整測繪記錄,以備日後研究或展示使用。

真香閣、指月堂、如是室

「真香閣」,「指月堂」與「如是室」均為寶蓮禪寺主建築群兩邊的附屬建築,分別為五零年代前完成的客堂與僧堂建築。三棟建築樓高均為兩層高的混凝土磚造結構,造型為硬山斜頂的嶺南近現代民居風格。「真香閣」,「指月堂」為標準三開間形制;「指月堂」後方服務空間和僧堂又與擋土墻間形成小院。「如是室」配合地形,兩開間旁另加半個側間,形成了一個小前院。作為寺廟的附屬設施,這三棟建築分別表現了靈活的空間彈性與有機的地方特色。

寶蓮禪寺的地藏殿,「大圓滿覺」,「金剛窟」,「藏經閣」,以及「真香閣」,「指月堂」與「如是室」均由伍秉堅建築師樓委托王維仁建築設計研究室完成古跡測繪圖,交香港政府古物古跡辦事處存檔。

此文章由香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王維仁先生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