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傳戒法會
受戒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受戒回向偈

秋期傳戒最初由寶蓮禪寺、青山寺、淩雲寺每年輪流舉辦,寶蓮禪寺才有了每隔3年傳一次戒的傳統。戰後,青山寺、淩雲寺傳戒相繼停辦,唯獨寶蓮禪寺從1925年至今(除抗日戰爭時中斷外),一直依循祖制,每隔3年傳一次戒,寶蓮禪寺因而成為戰後香港唯一的傳戒道場。

自1993年天壇大佛開光以來,寶蓮禪寺名聞中外,四方求戒者日衆,規模亦漸次擴大。以2002年傳戒法會為例,有500多名四衆弟子發心在寶蓮禪寺求戒,他們分別來自香港、中國大陸、台灣、韓國、越南、星、馬、菲、印尼,乃至澳洲、波蘭、美、加等地區。其中包括比丘戒子160多人,比丘尼戒子130多人,在家居士約200人。對於一些由外國到來的洋戒子,更特別安排懂英語的法師翻譯解釋,免除語言上的隔閡。

七(1) 傳戒法會之目的

佛陀住世,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防非止惡,戒為根本;轉凡成聖,戒乃舟航。故《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嘆。」

寶蓮禪寺的秋期傳戒法會,主要是讓一些發心出家、弘法利生、躬意受持戒法的人士,經師長推薦,向本寺乞求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並學習佛門應有的儀規。受戒圓滿後由寺方頒授戒牒,便可成爲正式的出家人。傳戒法會的目的是,傳授佛門儀制,建立僧團,令有志出家之士嚴持戒律,止惡向善,上求佛道,下濟群生,弘揚佛法,普渡眾生,紹隆三寶,續佛慧命。

七(2) 傳戒法會之起源

據《摩訶僧祇律》記載,佛陀成道以後,開始說法度眾,其中有願意追隨佛陀出家的,佛陀只要說一聲:「善來!比丘!」受度的人,便以自己的宿根和佛陀的威神感應之下,當下鬚髮自落,袈裟著身,缽盂在手,儼然具足比丘威儀了。這就是最早的受戒方法。後來,要求出家的人越來越多,佛陀制訂白四羯磨授戒,一直沿用到今天。

在我國首次的傳戒,是由來到洛陽的曇摩迦羅(Dharmakala)尊者於魏文帝黃初三年(公元229年)來華,住洛陽,譯出《僧祇戒本》一卷,敦請梵僧十位大德,立羯磨法,創立以十大僧傳戒本之先例,此為我國授受戒法的開始。

約在434年,有師子國鐵索羅等兩批比丘尼先後到達中國當時南方宋都建康(南京),為慧果等300餘人授比丘尼戒,為我國比丘尼二部受戒之始。

七(3) 傳戒法會之流傳

《僧祗戒心》戒本譯出100多年後,姚秦弘始六年(404),鳩摩羅什譯出《十誦律》,隨後《四分律》、《摩訶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論》等相繼譯出。唐以前,《十誦律》廣受弘揚。至唐初,道宣律師認為,《四分律》最適合我國國情,畢生致力於《四分律》的研究、弘傳,撰寫《關中戒壇圖經》,在終南山淨業寺,創設戒壇,制訂佛教受戒儀式,開壇傳戒,正式形成宗派──南山律宗。

宋代傳戒有了新的發展,在地方先受沙彌戒與具足戒,然後到京師受菩薩戒,成為後來佛教受三壇大戒的歷史源頭。到了元、明兩代,律宗衰微。明代末年,南京古林寺慧雲馨公大和尚中興南山律宗《四分律》。清初,寂光三昧律師(1580─1645) 在寶華山隆昌寺繼續弘傳《四分律》,創立戒壇,主持一百多場傳戒法會,戒子無數,著名弟子有香雪、見月律師等.其中,見月律師作《傳戒正範》、《三壇規則》,巨細律儀,有條不紊,由此海內外各地傳戒,奉為範本,持續至今。寶華山因而成為清末以來中國傳戒中心,至今南北叢林的傳戒,無不遵循寶華山的儀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