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盂蘭盆大悲法會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忘;心忘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懺悔偈

每年農曆七月初二至初九,寶蓮禪寺啟建盂蘭盆法會,大眾共修、誦經、禮懺、施食等佛事,仰三寶慈悲光明,藉僧眾三月安居用功之清淨功德,回向累劫父母、師長及現世父母,表達無限的感恩與追思。

五(1) 「盂蘭盆」的功德

「盂蘭盆」的梵文Ullambamna,中文的意譯為「救倒懸」。梵文的倒懸,主要是形容墮惡道的眾生,由於內心顛倒,而經常受苦。若能於七月十五這一天,讀誦《盂蘭盆經》,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清淨比丘僧,必能解除內心顛倒之苦。原因如下。

在全年之中,自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三個月中,出家衆應當定居在一寺之中,專心修道,不得隨意他往,這叫作「安居」,又叫作「結夏」、「坐臘」。在安居日滿,即七月十五,僧眾仍應集合一堂,任憑他人對自己檢舉一切所犯輕重不如法事,從而懺悔,這叫作「自恣」。這一天齋僧,藉僧眾三月安居用功之清淨功德,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從這種意義上講, 盂蘭盆大悲法會表達了人們對現世及累劫父母的感恩與追思,更能濟度三途眾生,令離苦得樂,合符中國人提倡的慎終追遠的孝道精神,意義深遠。

五(2) 「盂蘭盆」的起源

「盂蘭盆」是梵語,意為「解倒懸」。凡世人造惡死後隨生前惡業在火海地獄或鬼道受報,被倒吊鞭打,去解救被倒吊受苦的就是解倒懸。

據《佛說盂蘭盆經》記載,一日,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又稱目連),思念已經往生的父母親,便運用天眼通,尋找父母親生在何處。結果發現,父親因生前積善而生至忉利天享天福,而母親墮落餓鬼道,受盡饑餓煎熬。孝順的目犍連怎忍心母親受苦?他馬上施展神通威力,帶備一缽飯菜,深入地府,親自向母親餵食。想不到食物未曾入口,瞬即化為火炭。可憐這位母親眼睜睜的看著美味的食物,就是不能夠享用。目犍連心如刀割,悲號涕泣,向釋迦牟尼佛求救。

佛陀說:你母親生前種下很多惡業,單靠你一人之力量,實難救度。但是,如果你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那一天,設「盂蘭盆會」,以各式食物放在盂蘭盆中,供養十方清淨福田僧眾,依仗他們精進修行的殊勝功德,回向其母親,可以解救她的苦難。目犍連依法而行,其母先脫離餓鬼之苦,後來又昇忉利天上享福。這就是盂蘭盆節的起源。

五(3) 「盂蘭盆」的流傳

印度的頻婆沙羅王及須達長者,還有末利夫人等皆依佛陀所說,造五百個金盆,營辦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置於盆中,供養佛及僧眾,滅除七世父母之罪業。隨後印度佛教徒年年在七月十五日,都啟建盂蘭法會。

歷代帝王臣民亦多行此法,以報父母恩德。如唐朝諸帝,太宗、德宗等,皆極重視盂蘭盆供。到了宋朝更將過去於寺院普施盂蘭盆供的儀式用到宮殿內,各樣供養器皿更加莊嚴隆重。此風繼而漸漸流傳民間,當時百姓有作紙花、紙燭、餅及各種飲食鋪設於佛殿前,供養三寶,全城士民皆得隨喜參加。

在漢地,最早舉行盂蘭法會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538)他在同泰寺(即現在南京雞鳴寺)設盂蘭盆齋(見《佛祖統紀》卷三十七),每年七月十五,梁武帝更以盂蘭盆供普施到其他寺院,其後盂蘭盆齋在民間普遍舉行。歷代帝王臣民亦多行此法,以報父母恩德。如唐朝諸帝,太宗、德宗等,皆極重視盂蘭盆供。每年皇家送盆到各官寺,獻供種種雜物,並有音樂儀仗及送盆官人隨行。民間施主也到各寺獻供獻盆及種種雜物(見《法苑珠林》卷三十二)。唐代宗大曆元年(766),改在宮中內道場舉行盂蘭盆會,設高祖以下七聖位。建巨幡,各以帝名綴幡上,自太廟迎入內道場,鐃吹歌舞,旌幢觸天。是日百官於光順門外迎拜導從。自是以後,每年如此。盂蘭是梵語,義是倒懸。盆是漢語,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供具可以解先亡倒懸之苦。唐時盂蘭盆供極為奢麗,往往飾之金翠(見《大宋僧史略》)。當時長安城中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臘、花瓶、假花果樹等,各競奇妙。常例皆於殿前鋪設供養,傾城巡寺隨喜,甚是壯觀(日本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一般寺院於七月十五會集施主的財、米等物,舉行超度祖先宗親等的度亡儀式,其後演變成寺院每年重要法事之一。從此之後,盂蘭盆會便成為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 元德輝重編《百丈清規》卷七《節臘章‧月分須知》中云:

「七月初旬,堂司預出盂蘭盆會諸寮看誦經單,預牽眾財辦斛食供養。
十三日散楞嚴會。十五日解制。當晚設盂蘭盆會,誦經施食」。

這就說明盂蘭盆會的主要內容在於誦經施食了。這種儀式一直流行到今天,在民眾中仍多以度亡度鬼為盂蘭盆會的主要行事。